宁可自己受委屈 也不能让拆迁户心里有“疙瘩”

——记锦城街道城中村改造项目指挥部副总指挥潘三华

    “砰”的一声,潘三华的办公室门被人用了推了开,随之走进来的,是一名满脸气愤的中年男子。看到潘三华,中年男子嗓门提高了八度,嚷嚷道:“这么多年的朋友真是白当了,这点小忙都不肯帮。”听到这话,潘三华也严肃了起来:“就算我们是亲兄弟,在这件事情上也没得商量。按照现行政策,不能享受就是不能享受,更不会允许存在所谓的人情关系”……

    潘三华是锦城街道城中村改造项目指挥部的副总指挥。几个月前,一位和他有着二十多年交情的朋友找上门,要他想想办法,让其不符合安置人口条件的侄儿能够享受到政策。潘三华一口回绝了,因此才有了开头两人发生争执的那一幕。

    潘三华说,现在的征迁政策都是阳光、透明的,有就有,没有就没有,不会因为谁是谁的朋友,就能多享受点,也不会因为关系不够而少享受到。“政策上是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商量,因此在我这里也不存在任何口头上的政策,不能说你跟我关系好,我就给你通融,可以就是可以,不可以就是不可以,所有人都一样。”

    因为耿直和“不近人情”,潘三华“得罪”了很多人,也受了不少委屈。但尽管如此,他始终坚持一视同仁。“提前说清楚对大家都好,如果碍于情面说得模凌两可,最后非但问题得不到解决,心里还会有疙瘩。”

    今年3月份开始,潘三华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城中村改造工作。在他看来,做拆迁工作,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。“我们是根据拆迁户的时间来排定自己的工作时间。他们白天上班,我们就晚上去做工作;他们周末在家,我们就周末加班。说实话,包括我在内,项目部的所有人,工作压力都挺大。”

    潘三华说,因为工作关系,可能连续几个月和家人说不上几句话,因此刚开始,家人很不理解。“拆迁户也好,家人也好,刚开始都对我的工作有些想法。但后来,大家慢慢也就理解了。”

    一个是车库,一个是柴间,性质不一样,补偿标准就不一样。作为副总指挥,同时也是一位“老征迁”,潘三华对城改政策十分熟稔,在政策把握上,始终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。

    “政策的把握和解释工作是必须提前做到位的。举个例子,今天有老百姓来咨询房屋性质认定的相关政策,我们给他解释的,除了这方面的政策,还会把合法安置人口等其他相关政策一并解释清楚。这样,改天他遇到另外一个问题,就不用特意再跑一次了。”一次性告知,既让老百姓明白了政策,又让他们少跑了腿。

    一个人,能力再强,政策再好,也不可能完成所有的任务。潘三华说,今年城中村改造工作,相关政策,还有整个氛围都是不错的。

    “拆迁这个工作,每一步都要走好,少一步都不行。因为只要一步不到位,后面的工作就开展不下去。因此,团队协助真的很重要。拿我们团队来说,有了一个好的平台,大家心往一处想,力往一处使,有困难一起克服,任务才能完成。”

来源:【临安新闻网】   作者:潘鑫卉   信息发布:黄晓强   添加日期:2017-12-25   
 

 

 
杭州市临安区锦城街道官方网站  临安新闻网制作维护
浙新办[2004]42号 浙ICP备05002139号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